2008年10月29日 星期三

盧昌明與我的年少時代

1985 我高一 聽的音樂是公館宇宙城每個星期買的西洋排行榜100 盜版帶 拍譜細胞飛歌....balabala
1988 我大一 看多了電視上播的司迪麥廣告 心裡頭的第一志願除了當記者之外 又多了一個廣告文案的選項
1998 我在飛碟電台跑黨政  在師大對面的和平東路金山南路口 廣告人盧昌明開了間餐廳"音樂廚房" 某天晚上 我在那裡吃飯喝咖啡 想起了...熱戀傷痕 這捲錄音帶不知道躺在家裡的哪一個角落
2008 父親走了 盧昌明緊接著也走了  原本的音樂廚房  現在變成了豪宅的基地   C'est La Vie 徒留記憶





以下文章錄自Nownews 因為我不會寫得比這再好了

影劇中心/綜合報導

還記得當年司迪麥廣告中的經典台詞「貓在鋼琴上昏倒了…」,曾經拍過司迪麥系列廣告的導演兼詞曲創作家盧昌明驚傳噩耗,於9月29日去世。他在 50多年的生命中縱橫音樂與影像,除了在意識形態廣告期間參與司迪麥系列的廣告,也寫過不少讓人印象深刻的歌曲,例如鄭怡《心情》、蘇慧倫《戀戀真言》以及首張故事實驗性專輯《熱戀傷痕》。

據報導,曾經與盧昌明合作的蘇慧倫也十分震驚,因為在印象之中盧是一個非常養生的人,當蘇慧倫被朋友告知這個壞消息時,她回憶起7年前與盧昌明一起製作【戀戀真言】專輯,其中的《Dying》歌詞寫著「…像大海中吞沒了一絲的雨 而我正消失在你懷裡逝去以後的我 再也不會留下痕跡 人的一般感情也終將沈寂」想起過去的往事,讓她非常地傷心。蘇慧倫說,當年錄音時,他要我好好地用心唱,因為這是他喪禮時要播的歌。

據悉,最近有疑似盧昌明的友人在PTT公布了他的死訊,而他任職豐華唱片總經理的好友陳復明,也已經至榮總太平間探視過盧昌明的遺體,不過低調不願多談他的死因。

盧昌明的生命歷程堪稱一頁傳奇,他1981年以16厘米短片【自然之忘】拿下金穗獎佳作獎,同期獲獎的人都是日後的名導演,如:蔡明亮、柯一正或是萬仁。1988年盧發行國內首張以故事串連的實驗性專輯【熱戀傷痕】,從第一首到最後一首歌,每首歌獨立成一個愛情故事。這在當時的台灣流行歌壇,是一種創新的作法,尤其他找來兩位非職業歌手劉淑娟、賈志筠演唱專輯歌曲,也是非常罕見的作法。

盧昌明曾經在自己的網站上說,「關於藍色漸層,太久太久以前,還覺得可以改變世界,太久太久以後,我沒法改變世界,但世界也沒改變我,我與世界相安無事的處著,寫熱戀傷痕這張專輯並不是只是在談愛情,其實是想改變台灣的流行音樂生態。如今,台灣的唱片工業終於沒落了,也許是個希望,也許是個 ending。」

盧昌明的過世或許代表著台灣某個年代的消逝,對照當年他的勇氣與熱情,無論是司迪麥的廣告創新衝撞,或是大膽地創作實驗專輯,對照現在看似百花齊放卻又死氣沉沉的台灣大眾流行文化,或許也是個令人感傷卻可以省思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