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15日 星期三

老哥!!一路好走

情人節前一天晚上,正坐在電腦前發呆
手機"嗶"的一聲,轉過頭瞄一下
一則從台灣傳來的簡訊

"XX走了,今天中午走的....."

沒有太多悲傷,坦白說,從得知他中風的那一天起
除了等待奇蹟發生之外
我相信,這會是對他最好的結果

"原來... 生離死別竟然可以如此簡單而直接......
某某人過世了... 除此之外, 無能為力, 不知如何是好"

這是不久前從某好友部落格看到的一段文字
說的是另外一個朋友
但或許,可以拿來描述我此刻的心情

認識這位老哥不算久,在華視前後三年
是我們生命中短暫的交會

他算是那種典型的漢子吧 我想
有話就說,有屁快放,決不跟你拖泥帶水

第一次跟他"交陪", 地點很奇怪,是在土城看守所
那次是奉長官之命,等待卓長仁槍決
因為死刑犯要捐出大體

熬到十點多,槍聲傳出
各家電視台採訪車立刻迅速就定位
看守所鐵門一開,所有車開始緊追在救護車之後狂飆
也許是我這個死菜鳥太緊張
如今已經忘記,那條殺去林口長庚的路
到底是省道?還是高速公路
只記得手裡握著方向盤的老哥,一路上以平均超過一百公里的時速
專心而且鎮定的,緊咬著前面採訪車的尾巴

"幹!!中X這個白目駕駛,在搞什麼?"
一串省罵從老哥的口裡噴出
原來起步最慢的某台採訪車,竟然用路肩超車
而且直接超到救護車前面!!

對記者來說,採訪新聞絕對是第一
但是救護車是要送器官到醫院的,時間分秒必爭
搶新聞搶到這樣,太離譜了吧
這段往事,在我日後呆在華視的三年裡
常常會跟老哥聊到,當然
決不會忘記再痛"譙"一番

當電視台的採訪車駕駛,跑社會是公認的ㄙㄞ缺
跑民生黨政多好 ,記者會可以吃吃拿拿
或者是開到黨部樓下睡大頭覺,補個小眠
誰要跟你跑社會,動不動就急如星火
這裡火災那裡車禍,不時還要看一下殺人案或是無名屍
有的時候還得配合記者下海
攝影拉背,作一個匿名受訪者

寫到這裡,嘴角不禁漾起一絲微笑
老哥他當然也不見得喜歡跑社會
不過每次省罵國罵幹譙完,小白採訪車絕對準時就定位
而每次看到早上下午排出的班表
坐上老哥的車,我又開始食指大動, 為啥?
不為什麼,因為"台北小吃美食之旅"又要開始啦
家住萬華的老哥,舉凡大同萬華士林
台北市十五個分局的行政區,他就是有辦法
帶我們鑽遍街頭巷尾,找到好吃的小攤子
平凡的滷肉飯 魷魚羹 涼麵 味增湯
三個人常常吃得爽爽爽,哪管他沒新聞回家被長官罵?

有的時候前一天晚上沒睡好,或是有人宿醉
老哥隨身帶的牛角片,要刮痧總是體貼的派上用場
那段真是讓人懷念的"老日子"啊

從來沒問過老哥幾歲,只知道"早秋"的他
有兩個兒子,以及一個手藝靈巧,又寵他的老婆
直到去年底他中風住院
我才在病床的病歷卡上,得知他45歲

才四十五歲!!

關於老哥的點滴瑣事,寫的同時一件件浮現腦海
去醫院看已經中風的他,又是另一個震撼而且難忘的經驗
當時離事發還不到兩個星期
我怎麼樣也沒辦法,將病床上那個插滿管子昏迷的人
跟昔日談笑風生的老哥連在一起
握著被單下他的手,眼淚想忍都忍不住,唉

跟章孝慈一樣屬於腦幹中風,聽堅強的大嫂說
病床上的他聽得到我們說話,奇蹟就算只有萬分之一
還是值得等待.這次,我眼淚忍住了

用儀器維持生命的老哥,撐過了2005
也很堅強的撐過了農曆年,最後在情人節前
他放下了,他最放心不下的家庭
應該是不甘心吧

對我來說,短短半年,走了兩個朋友
兩個都正值人生的壯年
一個33歲, 一個45歲
我也不甘心,不甘心人生為什麼
要經過這麼多的生離死別呢

親愛的老哥,一路好走